研究功底强是基本
摘要:“优秀的基金经理首先要有好的研究功底,其次还要有很强的自信心。” 问:入行8年,前4年做研究后4年做投资,你觉得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最大差别在哪里?因为研究员大都是按照一些模版或格式去研究公司,比如从公司治理、行业前景、公司竞争力及未来发展这样“一条线”的考虑问题。
在10位优秀基金经理中,鹏华基金*鑫的从业经历并不算特别长。*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入行8年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他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优秀的基金经理首先要有好的研究功底,其次还要有很强的自信心。我在4年的投资生涯中,感觉过去一年成功案例比前几年更多,自信心慢慢建立。过去一年是我目前最满意的一年。
问:入行8年,前4年做研究后4年做投资,你觉得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最大差别在哪里?
*鑫:我感觉我在做研究员时更多的是线性的和静态的去思考问题。因为研究员大都是按照一些模版或格式去研究公司,比如从公司治理、行业前景、公司竞争力及未来发展这样一条线的考虑问题。而做基金经理后,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立体,会多角度、动态的考虑问题。比如研究员看估值的时候经常会看市盈率,而基金经理更多的是考虑市值;再比如,研究员认为非常好的一家公司,但基金经理站在行业周期角度来看,可能已达到行业顶点。而研究员认为不太好的公司,基金经理可能看到这公司所属的行业正处于从坏变好的拐点。
问:2010年以来,你的投资方法或策略有什么变化?
*鑫:2010年或许将成为投资的分水岭,在此之后,很难通过行业轮动的方法投资股票。投资方法应从把握行业成长轨迹转入把握公司成长轨迹。在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GDP增速不断上升。在这种经济周期下,可能按照行业轮动的方法来投资,对个体的把握并不重要,关键是买对在中国经济上升期最赚钱的行业比如金融、地产和能源等,并在这些行业之间进行切换。如投资地产你买万科或者保利,差别不会太大。但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必定放缓,很难再出现这种行业高速增长期。这个时候要更多地从总量分析转入结构分析和个体分析,研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公司价值,把握未来公司的成长轨迹更加重要。
问:你如何来排解工作压力?
*鑫:公募基金经理压力确实比较大。我经常说,学生时代可能每月、每学期考试,但做公募基金经理等于是每天都要考试,而且考试后成绩还要张榜公布。我现在也已习惯了,不太过多去关注。很多事情如果注重过程的话,结果往往不会太差;如果老是盯着结果,过程中该做的事情没做,结果反而不如人意。最主要的还是坚持自己的方法和理念一步步去做,不被一些外在事物干扰。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休闲时间比较少。现在我自己买了一台跑步机放在家里,平时在家里跑跑步,这个过程中也能思考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