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动车呼唤ldquo超充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三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且创下历年新高,在逐渐走出补贴退坡、整体车市下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三重影响之后,新能源车市有望步入以个人用户购车为主的良性发展轨道。

图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趋势

如果要问,还有什么在阻碍电动汽车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答案很可能是——充电。电动车主在公共区域“充电难”的问题虽已是老生常谈,但随着电动车渗透率的攀升,“充电难”问题甚至可能进一步凸显。

电动汽车接下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充电网络;而要提升充电网络的效率,更大功率“超充”技术的应用已是弦上之箭。

一、“超充”的原理

什么是电动汽车的“超充”?它与“慢充”和常规“快充”有何不同?

所有电池(包括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都使用直流电(DC)进行充电和放电。但是电网提供的是交流电(AC)。因此,来自电网的交流电需要转换为直流电,才可为电池充电。这项转换工作由AC/DC转换器完成,因此,AC/DC转换器是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充电装置既可以作为车载充电器(OBC)集成到车辆中,也可以位于车辆外部。当前,几乎所有电动汽车都配有小型OBC,人们可以用电缆将OBC连接到常规的交流插座,也可以通过交流充电桩与OBC连接。因此,交流充电桩实际上不是充电器,而是可插入充电电缆的智能插座。

如果要更快速地充电,则需要更大的AC/DC转换器和更大的充电器,这意味着更大的重量、占用更多的车内空间,以及增加电动车的复杂性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基于车规级要求,整车企业需要确保OBC在车辆全生命周期始终可靠运行。因此,平衡众多因素下,汽车制造商通常会选择较小(因此也速度较慢)的OBC。

与“OBC+交流充电桩”的组合相比,本身自带AC/DC转换器的直流充电桩,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结构更复杂且成本更高,但充电速度也快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通常被称为“直流快充桩”的原因。

图2:慢充与快充的区别(图片来源:FASTNED)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快充桩可提供50-70kW功率,其充电速度是普通OBC的5至10倍。

而“超充”(即超快速充电Ultra-FastCharging)同样是快充的一种,是指充电功率达到kW以上的快充。在当前最新一代产品当中,特斯拉V3Supercharger最高功率达到kW,而欧洲Ionity、美国ElectrifyAmerica等充电运营商所使用的超充桩,最高功率可达kW。葡萄牙初创公司i-Charging,甚至推出了最高kW的充电桩。

更大功率的充电,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限制着电动车“超充”的实现?

电池构造

电动汽车所用的动力电池,由许多个“电芯”组成。以特斯拉Model3长续航版(美国版)为例,其所用电芯为松下生产的直径21mm、高度70mm的“电芯”,其形状与人们平常使用的圆柱充电电池无异。

将共计多达个“电芯”平均分配在96个“电池块”中,将这些电池块放入4个模组(各模组中的电池块数量分别为25-23-23-25),再用电缆、壳体以及其他组件将各电池块连接起来,组成总容量约76kWh的动力电池包。

图3:特斯拉Model3电池布置(图片来源:Electrek)

我们知道,电芯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芯额定电压为3.7V,满电时电压约为4.2V。每个电池块中的46节电芯之间呈并联排布,因此单电池块的电压与单电芯相等,为满电时4.2V;而各电池块之间呈串联形式,因此总体电池包满电时的电压约为96*4.2V≈V。

电流与电压

充电功率是由电压(单位:伏特V)和电流(单位:安培A)共同决定的。例如当前市面上以50kW功率充电的电动车,通常采用V电压和A电流的组合(*=50,W)。

因此,充电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电流和电压这两个变量。

可以将充电接口想象为水龙头,电压相当于水龙头出水的水压,而电流相当于水龙头的直径大小。如果加大水压,同一时间内流出的水量便会增多,而同样地,加粗水龙头的直径也会实现这样的效果。

如上所述,电压的高低取决于电池的属性和串、并联排布方式。当前主流的电动汽车,在电池充满状态下,电压普遍在V的水平。而当电池处于未充满状态时,电压则低于此数值,随着电池被逐渐充满,电压会不断上升。

在电压一定的前提下,电流的大小,则由充电桩根据BMS的指示,在电缆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之内调节控制。一般而言,最高功率50kW的充电桩,可支持的最大电流约为A,而kW超充桩,则可提供高达A的电流。

电池寿命

电动车动力电池中的电量,一般不会被全部耗尽。例如在Model3超过76kWh的总体电量中,可用电量约为72.5kWh,即总电量的约95%。

剩余的5%电量,则用于“缓冲”充电与放电对电池的影响。在BMS的控制下,电池会自动在5%至95%之间充放循环。

有许多因素都会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包括温度、电池尺寸、化学构成、电池保持满充状态的时长,以及完全充放电循环的次数等。因此,充电技术和充电策略,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多个层面的影响。

通常来说,动力电池的容量越大,其寿命就可能越长,因为在行驶同样里程的前提下,更大的动力电池经历的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往往更少,从而有利于减缓电池的衰减。

影响电动车充电速度的其他因素:

电池容量:通常情况下,电池容量越大越容易实现大功率充电。例如特斯拉Model3(电池容量约76kWh)的最高充电功率就远高于宝马i3(电池容量22.5kWh),这也是插电式混动车型(PHEV)通常很难实现快充的原因之一。

电池SoC(电荷状态):当电池越接近充满时,充电功率越会降低,以避免电芯过热导致的安全隐患。这便是快充在SoC处于0%-80%区间时效率最高的原因。电池温度:电芯在20-25℃时效率最高。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BMS会降低电流以保护电芯。电池化学成分:电池生产商通常会根据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对电池的尺寸、重量、性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不同化学成分的电池,因其材料的电导率、锂离子扩散系数不同,充电的速度也不相同。

充电桩功率:充电设施本身所能提供的功率大小,决定了电动车充电功率的上限。例如一个额定功率为50kW的直流充电桩,不可能以超过50kW的功率对电动车充电。

配电电容:除充电设备本身之外,其所连接电网的配电电容,也约束着充电功率的大小。例如,通常共享同一条配电线缆的两根特斯拉V2超充桩,尽管单桩最高功率为kW,但当它们同时为电动车充电时,分别只能达到约最高功率的一半。

因此,为提高电动车充电速度所作的尝试,本质上是在综合考虑以上全部因素的前提下,提升充电电压或加大充电电流。

二、“超充”的发展

迄今为止,全球主要的汽车公司,分别发布了三种不同的快充标准:CHAdeMO、CCS和GB/T。

这些标准互不兼容,每个标准都有自己的工作电压和电流、物理连接器、控制逻辑以及汽车和充电器之间的通信协议。

CHAdeMO是日产和三菱引领的日本快充标准,该名称既是ChargedeMove的缩写,同时也是日语中“一杯茶”的谐音,暗示为车辆充电只需喝一杯茶的时间。年,CHAdeMO标准最初设计的充电功率为50kW,充电电压V。

CCS(CombinedChargingSystem,联合充电系统)由美系和德系八大厂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奥迪、宝马、奔驰、大众和保时捷于年联合发布。其将当时现行的所有充电接口统一起来,用一种接口就能够完成单相交流充电、快速三相交流充电、家用直流充电和超速直流充电四种模式。

中国于年推出了GB/T-,该标准规定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V,频率50Hz,额定电流不超过A;直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V,额定电流不超过A。

除以上三种标准之外,年推出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采用其独有标准,但特斯拉在欧洲和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会分别匹配CCS和GB/T端口。

图4:全球主要充电标准(图片来源:chargehu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