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篇宝沃好难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年3月3日,被誉为“汽车潮流风向标”的第85届瑞士日内瓦车展开幕。

一位中等身材,棕褐色眼睛的中年男人,带着德国人特有那种严肃感站在一辆蓝色伊莎贝拉展台旁边。他,就是宝沃创始人卡尔·F·W·宝沃的孙子——ChristianBorgward。

年,ChristianBorgward启动了宝沃品牌的复兴计划

66年前,正是在日内瓦车展上,宝沃推出了二战后首款轿车Hansa,开启了属于它的黄金十年。

故地重回,物是人非。

ChristianBorgward效仿了年复出篮坛的迈克尔·乔丹,简短的向全世界宣布:Borgwardisback!

只不过,乔丹一句“I‘mback’”之后,全美主要电视台暂停了正在播放的节目插播新闻,芝加哥市长,白宫发言人都发声表示热烈欢迎。乔丹代言的主要商业品牌,股票全线飘红。

而ChristianBorgward的“’Borgwardisback!”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激起了一丝涟漪。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宝沃离开主舞台太久了。

十年一剑

年,宝沃破产之后,宝沃家族的人一直没有放弃过复兴宝沃的希望。

然而,汽车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转向。

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耗油量大等弱点,欧洲汽车公司开始推出多样化的产品和新车型。汽车工业发展的中心开始由美国向欧洲转移。

德国汽车工业抓住了这一契机,政府推动企业间形成技术共享与竞争的格局,宝马吃下了宝沃破产所留下的市场空白后,与奔驰、大众形成三驾马车的格局,德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加快,家车企整合到最后仅余10家左右。

德系品牌里,欧宝在年被福特收购,后于年转卖给PSA

宝沃当时的处境,如同王安石笔下的项羽: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不过,宝沃家族并未彻底远离汽车,宝沃创始人卡尔·宝沃的儿子——ClausBorgward则加入了大众汽车公司董事会,并全面负责质量方面的工作。

年,宝沃家族第三代,ClausBorgward的儿子——ChristianBorgward迈出了更大的一步,面向全球,宣布宝沃新的品牌崛起计划。

此时的世界汽车产业,在经历了世纪末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浪潮之后,已经形成了“6+3”格局,9家车企品牌占据了市场95%的份额。

其中,德国的“2+1”,即戴勒姆·克莱斯勒,大众和宝马,占据了1/3的江山。

巨头所过之地,寸草不生。

唯一的机会,在中国。

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万辆,2年万辆,3年,万辆,4难万辆……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后,脚步依然没有放缓。

——,中国汽车产销始终维持在正向

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这是肉眼可见的野蛮生长。

最终,伸出橄榄枝的是北汽福田。作为中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用车企业,福田对乘用车市场也觊觎多时,但商用车和乘用车在消费群体和品牌定位上的鸿沟,成为掣肘其染指乘用车的羁绊。

你一造卡车的,能造好乘用车?你一烧柴油的,能烧好汽油?你这么土,能洋气起来?

对于缺少汽车文化积淀的中国消费市场而言,这些朴素的质疑直击灵魂。

所以,在收购伊始,宝沃就走上了品牌独立发展的路线。

宝沃复兴,复兴的是德味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沃在技术研发、车型设计等各个层面都下了血本儿!

德国汽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德系发动机性能、油耗和耐久性的完美结合功不可没,这得益于德系汽油发动机技术上结合低摩擦、轻量化、模块化等领先技术开发理念,率先开创了增压直喷小型化的技术路线。

要重现宝沃的辉煌,核心就是发动机!

要让宝沃具备德系品质,核心还是发动机!

宝沃发动机主要的技术开发是在德国的亚琛(AACHEN)进行的,在研发的初期和德国著名的动力总成技术开发公司FEV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发了业内领先的汽油发动机燃烧系统。

宝沃与FEV合作成立“德国宝沃发动机科技研究院”

基于德国深厚的汽车工业底蕴和先进的设计开发理念进行开发了全新的汽油发动机平台,包含G01/G02两个系列,涵盖排量从1.0T-2.0T,性能覆盖从81kW-Kw采用最先进的汽油直喷、涡轮增压技术并且支持混合动力的匹配方案。目前,仅发动机这单一领域,宝沃就已经收获国内专利项。

区别于国内小时测试,两项标准,宝沃发动机开发采用德国标准体系进行相关的试验验证,发动机新产品要经过17个不同类型0小时以上的耐久性测试才能得到工程发布认可。

供应商层面,宝沃的发动机产品开发是和大陆、博世等德国一流的供应商合作完成,在开发方案上保证了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以确保产品的德国品质。

宝沃部分发动机技术及联合开发合作伙伴

生产制造方面,在北京密云,宝沃汽车建成了占地万平米的整车和发动机工厂,是国内首家八车型柔性生产线(即同一条生产线8个不同的车型能无节拍损失自动切换和混线生产)。这座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的柔性智能工厂,涵盖冲压、车身、油漆、总装、检测、物流、IT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兼容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满足欧盟、北美、中国标准对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的检测要求及未来的拓展空间。

宝沃工厂的冲压车间,第一品牌德国舒勒冲压线,%自动化

……

当ChristianBorgward在日内瓦说出“Borgwardisback”之时,这场回归运动已经酝酿了十年。工厂、团队、品牌、销售渠道都已经搭建完成,甚至是新车,都已经从流水线上驶出,静静的等待着黎明。

6个月后,第六十六届法兰克福车展上,宝沃首款智能旗舰宝沃BX7正式发布。

年9月,宝沃BX7亮相法兰克福车展

风云突变

尽管立足于全球,但中国仍然是宝沃最大的市场。这个事实用脚指头也能想得到。

整个年,宝沃首款车型BX7在国内取得了近00台的销量。12月份,BX7总销量达到了台,位居同级别SUV第61名。

这个成绩虽然说不上斐然,但足以交代的过去。尤其考虑到在售车型仅此一款,对于一个已经沉寂了半个世纪的品牌而言,还能要求什么呢?

然而,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向了拐点。

年,中国乘用车实现销量万辆,同比增长14.93%。这是时代的强音,也是那个时代的绝响。

年,中国乘用车的销量是万辆,同比仅增1.4%。

这还不是最坏的。

年,中国乘用车全年销量.0万辆,同比下降4.1%。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万辆和.1万辆,同比下降4.2%和2.8%。

中国汽车产业,30年来首次飘绿。

宝沃汽车的复兴孕育于中国车市的春夏之交,诞生于中国车市的秋季中末,等到他准备大展拳脚之时,已是这个周期的隆冬时节。

但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这轮凌冽的寒风里,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国产及韩系,而最坚挺的则是德系和日系。

尤其作为中高端代表的德系车,在这轮调整中表现了异乎寻常的顽强,逆市增长。

这从一个侧面正面了宝沃坚持德系品质路线的正确性。

然而,这并没有成为宝沃的救命稻草。相反,经销商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为宝沃形势的继续下坠安装了发动机。

在招商的宣传页里,曾经介绍过宝沃是德系四强之一。但此四强,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故事,那时候,德系四强指的是大众、奔驰、欧宝、宝沃。

曾经的德系四强,机缘巧合成为宝沃当下的槽点

现在无法去考证,是哪家经销商主导,偷换了这个概念。但似乎在一夜之间,宝沃就成为了新德系四强之一。

辣眼睛的BBBA,忽然出现在某家经销商的门头上。

但所有人都明白,如今的宝沃显然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皇冠。

当社交媒体把BBBA当做段子开始狂欢的时候,宝沃好不容易积攒的人气和品牌形象急转直下。

年,宝沃推出了新SUVBX5,两款车型并驾齐驱,堪堪维持着品牌的艰难前行。但时间的刻度拨进年,面对着30年来首次产销同步下降,宝沃也难逃一劫。

年,宝沃BX5上市,和BX7一道支撑着宝沃的销量

当福田发现自己的主业也出现了危机的时候,收缩战线,挂牌出售宝沃,就成为最后的选择。

路在何方?

年3月,神州优车发布公告,通过子公司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收购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67%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41.亿元。

神州优车的主业是出行,旗下的主要业务是基于共享出行的神州租车和专车业务。

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汽车出行行业收购整车厂商的第一案例。

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收购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在此之前,类似神州租车、专车这样的业务,扮演的角色是为整车厂商充当蓄水池,消耗过剩产能,应对市场周期。然而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技术的崛起,这种关系开始出现了逆转的苗头。

通用、福特都先后成为全球最大租车公司赫兹的控股股东

整车厂商隐隐发现,当智能化、电动化时代到来以后,自己很有可能沦为科技出行公司的硬件制造商。

而率先将这一远端威胁呈现在面前的,是神州而已。只不过无论在智能化还是电动化领域,神州都不具备短期可见的威胁,大家才觉得这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而已。

然而,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已然拉开。在年之时,有几家曾想到,如今的汽车市场会变得如此惨淡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延续了年下半年的下滑态势,1至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1.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年中期经营业绩对标报告》显示,国内13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中,仅3家公司的净利润高于去年同期,其余10家企业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年11月27日,通用汽车表示,作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将于年底前裁掉15%的受薪员工。

年11月26日,奥迪发布声明,将在年前裁员9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

11月27日,宝马表示,争取在年之前节省多亿欧元(约合.3亿美元)的成本,以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成本支出。(怎么节省,你想吧?)

11月29日,戴姆勒正式宣布,计划到年底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00人,此次裁员规模至少占全球员工的3.3%。

……

汽车头部企业纷纷裁员应对寒冬

不出意外,在年的总结里,仍然会有很多人说:年是最坏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但根据媒体人们的统计,中国市场目前的汽车品牌大概在家左右,如果算上近年来蜂拥而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一数据将更为吓人。

巧合的是,上世纪60年代,德国汽车产业的品牌也大概是这个数,十年整合后,剩余10家左右,最终成长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一极。

现在,寒冬中的中国车市是否也走到了产业整合的关口?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淘汰在加快,但像婚姻里的围城一样,仍然有很多人想进来。比如恒大,比如神州。

在接手宝沃后,神州对宝沃汽车的营销渠道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尝试通过新媒体渠道和全新的线下销售模式向下沉市场进军。如果单从销售数据来看,已有起色,但长久如何,仍未可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改变,是宝沃再出发的唯一出路。

《财经》杂志《汽车业至暗时刻》的结尾,或许可以作为宝沃在内,所有从业者的参考。

一位汽车业证券分析师这样对《财经》记者说,当一个行业面临全新的发展赛道,并非顺着车道跑就能避免被洪流淹没,跑得再快也没用,除非变成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