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三菱化学与宇部兴产的合资企业MUIonic此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侵犯了其专利EP,欧宝电动车搭载了侵权电池。
近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对此诉讼做出裁定,欧宝和宁德时代胜诉,法官认为这两家公司没有侵犯日企MUIonic的汽车电子电池专利。
根据梳理,宁德时代近三年来对塔菲尔新能源、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三家动力电池企业提起过诉讼,其中两起涉及专利问题。
就在这一事件的几个月前,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长达一年半的专利纠纷也暂时告一段落。年11月福州中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显示,中创新航须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做出相应赔偿。
年8月,宁德时代起诉江苏塔菲尔/东莞塔菲尔以及万国(福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案,一审落下帷幕。福建高院判决塔菲尔侵犯宁德时代的一项防爆装置专利,赔偿约万元。
通过几次诉讼,宁德时代则早早树立起专利强企和专利护企形象,建立起了专利壁垒。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行业也“卷”起来,动力电池领域的侵权纷争也时有发生。
比如,LG化学曾4次对SK发起诉讼,指责后者侵犯其专利及窃取其商业机密,SK最终向LG化学支付了2万亿韩元的赔偿金。
LG化学与SKI之间的接连不断的起诉与反诉,看似是人才与技术的大战,实际上是在复杂竞争态势下对市场份额的博弈。
当前电池行业优胜劣汰加速,实现装车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逐渐下降,而排名前10的企业装车量占比则逐年升高,竞争维度也发生改变。
电池企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产能,技术竞争登上舞台,只有掌握了前沿的技术路线,才能在未来的市场较量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