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bdfyy999.com/都说美国是靠发战争财起家的,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美国人的身影,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战争本来就是个烧钱的事儿,如果把二战各国每天用于战争的花销换成钞票,那简直就是每天都要烧掉一座“钱山”。
而自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开始,之后长达2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国家搭理美国,虽然美国民众的厌战情绪高昂,政府也声称“保持中立”,但美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直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才有了正当理由向轴心国宣战,从新的世界秩序里分一杯羹。
当然,美国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忽视,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大兵在战场上跟德军、日军拼得你死我活,美国商人却在暗中与纳粹眉来眼去,做着有悖道德的事情,操控着世界的局势。如果细数,这中间还有不少大家非常熟悉的企业与企业家。
二战那段时期,与德国最密切的莫过于福特公司。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激烈、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倒进大海也不愿意廉价卖给穷人的时期,福特公司却大举在德国进行投资。要知道,从希特勒上台到二战爆发的短短几年内,德军装甲部队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规模达到英法两大霸主总和,单凭德国的工业基础根本很难实现。
在21世纪初美国的一个调查中,就有不少证据显示,福特公司当时就承担了一部分替德国生产军车的生意。如果说商人为了钱会一时短视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时任福特总裁的亨利·福特接下来的行为就有点滑稽了。年,当德军在边境集结时,全世界都认为德军会入侵波兰,亨利却在《波士顿全球报》上大放厥词,称“德国只是想吓吓波兰”;战役开始后,亨利又说:“战争实际上并没有开始,一切都是犹太人瞎编的。”福特公司甚至还在全美发行了一本名为《国际犹太人》的册子,专门用来丑化犹太人,为德国制造舆论优势。
这种事情并不是个例,年,国际商会在柏林召开。希特勒在会上向时任IBM总裁的老沃森颁发了一枚十字勋章,以感谢该公司向德国提供大量迪霍玛达穿孔卡片机。老沃森很高兴,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德国买这么多这种机器干什么用。实际上,这些机器都被纳粹用来分辨犹太人。
后来,纳粹迫害犹太人的事情也不是秘密了,但IBM与德国的生意往来并未停止。原因很简单,就是有利可图。通用公司还在德国最困难的时期受够了欧宝汽车,为其输送大量技术和资本。摩根大通银行则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战争贷款,有趣的是,后来德国战败,摩根大通银行连官司都不敢打,生怕这些勾当曝光,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笔巨款打水漂。
那么,对于这些赫赫有名的企业赚亏心钱,美国政府是如何表现的呢?早在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时,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中立法案。因为当时美国的意大利人与埃塞俄比亚人正吵得不可开交,美国政府也不好公开表态支持哪一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明中立态度。
但是,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的实力却不是对等的,中立法案反而成了一道“护身符”,美国的意大利裔暗中操纵,使得美国出口到意大利的战略物资比平时多了2倍。美国政府对此心知肚明,却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现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其实,这都是冰山一角,二战期间,与德国有经济往来的大公司超过家,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摩根大通银行、通用汽车、标准石油、柯达公司、西屋电气等。美国企业对德国战争的支持,也是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大家都说美国是击败德国的真正力量,但若没有美国商人的操纵,恐怕德国早就战败了。美国一方面向德国扔去尖锐的矛,另一方面,却提供给德国坚固的盾。
虽然商人逐财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正如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趁着世界人民深陷战争的苦难中,却自顾发财,这种行为实在是有些不太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