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现代被称为大师傅,技术员。
而工匠精神,一般认为,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可是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有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多万人,仅占整个就业人员的6%。从市场供求看,近几年人才市场的求人倍率上,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同时企业对技能型工人短缺的问题反映非常强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技术工人不但收入水平偏低,社会等级也比较低,各项待遇保障比较弱,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获得感也缺少。
我们来看下老牌工业强国德国,提到德国,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大众”、“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等这些德国名车,联想到德国的机械设备,联想到德国的工具。要知道,德国在制造业的卓越成就归功于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
德国技工工资高于全国平均工资,技校毕业生的工资几乎普遍比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大学毕业生白领的平均年薪欧元左右,而技工的平均年薪则是欧元左右,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远远高于普通公务员,甚至高过大学教授。
对此有网友表示,工匠精神确实值得被宣扬,但是如果只是喊喊口号,从来不给工人涨工资的话,这种精神宣不宣扬并没有什么区别。有些富豪能够一下子捐出上百亿做慈善,却不愿意给自己手底下的技术工人涨工资,技工又如何去体现工匠精神呢?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