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亚特Fiat
菲亚特很多人可能不认识,但是牛哄哄的法拉利、玛莎拉蒂都是它的子品牌,你体会一下。菲亚特两次进入中国市场,两次都是凄惨收场。
失败的原因
产品线单一:进口两款车型:小车Fiat,价格20万,卖情怀卖不过mini和甲壳虫,进口SUV菲跃无亮点,国产一款车型A级车三厢菲翔两厢致悦。
菲亚特菲亚特菲翔
产品力不行:没有大众的一板一眼,也没有丰田的皮实耐用省油,没有本田的黑科技,没有马自达的运动,销售的车型没有能打动消费者的地方。
质量不好:国外的J.D.Power,国内的投诉榜单上总是名列前茅,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异响等问题很突出,三大件中占了两大件,谁还敢买啊。
二、欧宝Opel
喜欢足球的朋友可能经常在欧洲的赛事中看到欧宝赞助,但是能看到的欧宝汽车却不多。欧宝自从年进入中国,每年一万多的销售量,在马路上碰到的概率比劳斯莱斯还小,没有丝毫存在感。
原因一是没有营销推广,以至于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种车的存在。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欧宝是通用的子品牌,现代的汽车都是平台化生产,集团旗下各种品牌在同一平台开发出自己的车型,通用在中国国产的别克很多车型都和欧宝出自同一平台,比如比克英朗和欧宝雅特,看外形也很像对吧?
欧宝雅特英朗XT
欧宝是进口来的,价格自然偏高,所以欧宝作为子品牌退出竞争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欧宝在年又被通用卖给了PSA,而东风是PSA的大股东,所以欧宝以后会不会再次进入中国甚至国产还留有悬念。
三、铃木Suzuki
问题一:小车为主与中国人的需求不符
铃木汽车其实很有特色,主要做小车,经典车型如吉姆尼、雨燕。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汽车是越大越好,所以做小车难度很大。当然也有做成功的,比如大众polo,本田飞度,毕竟中国的汽车消费理念是逐渐成熟的,城市拥堵、停车难等因素也使得小车有市场需求。
铃木吉姆尼
问题二:车型陈旧,更新速度慢
这个锅铃木甩不了,都什么年代了,还有雨燕、昌河北斗星这种车型的存在,一直在吃老本。可能有人说了,普桑这种车不也是存在了20几年吗?但是人家懂中国人的心思,时不时弄个、、出来,改进都踏在点子上,能卖得出去,你得服气不是?即使还有人买,大众还是停产了普桑,更新了新车型。
问题三:价格高、不肯花钱做宣传
牌子不够硬,舍得给折扣、花大价钱去营销也行,参考豪车品牌的凯迪拉克,动辄十来万的折扣,在各种电视剧电影中刷存在感,虽说销量比不上BBA,但也是豪车中的第二梯队。
其实从市场策略来说,及时止损退出中国市场,集中精力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铃木就在印度混得风生水起。
更苦的是现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在苦苦支撑的,比如纳智捷,一直很有梗,虽然销量惨淡,但是一直在撑。